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中山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巴曙松:金融视角下地产趋势与预测 有起伏开始回落

来源:  观点地产网 中山房掌柜  2015-04-02 02:56:15
[摘要]实际上这个行业确实也是这样,并购、整合非常的活跃,从2013到2014年,整个的数量在陡峭地上升
   土地市场降温非常明显。也是不同城市分化。土地财政在2015年肯定是个压力,从隐性到显性暴露的一年。我们看到一些研究,有些沿海城市几年前开发、销售已经慢了,土地销售得很好,后来再往深去查,它是让自己的平台公司买了,自己控制的企业买了之后,钱拿去自己维持这个土地财政,使得这个调整的压力在滞后,但是现在来看,2015年从40个大中城市成交的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增长的情况看,以及不同城市土地成交的溢价率来看,土地财政在2015年肯定是一个风险从隐性向显性暴露的一年。土地的溢价率在下行,而且在一些城市还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自买自卖的情况,使得土地财政的压力在延后。

  刚才陈淮老师解读了克强总理的报告,说要强调自住和改善需求,还不如说是市场本身就有这样的需求,从人口结构来看,我们从2015年到2020年这几年时间,中国25到34岁的人口还是在2.4亿这个水平,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7%,而34到49岁的人口在2015到2035年会到3.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3%,这是首置和改善需求的主力军,人口结构决定了。

  李总理的讲话说要鼓励自住和改善性住房,与此对应的,实际上投资需求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从2014年的统计,降到10%,这是历史最低的。现在很少有人能想到把房地产作为优先的做投资的配置,市场这个扰动因素基本上应该说稳定下来了。

  整个调控的行政色彩在淡化,更加尊重市场本身的规律。在答记者问里,李总理用的词是“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分城施策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看着办”,政府主要做住房保障。这也是前期调控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而且从实际执行来看,调控更加倾向于差异化、因地制宜。不同城市政策差异很大,这也是各显神通,本身也是跟这一轮房地产回落、市场分化的市场格局相一致的。

  与此对应的金融政策,不仅股市活跃了,对房地产其实是相应的在跟进。不像陈淮教授说的这样,金融政策无动于衷,金融政策在积极跟进,利率、信贷政策都在积极跟进,所以这也是一个稳定的很重要的政策支持力量。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开始越来越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咱们这个行业高利润时代,挣钱比较爽的时代过去了。我们看一下上市的房企的ROE的波动情况,持续在回落,挣钱不是那么容易了,上市公司其实也是这样。

  整个上市的房企从它的趋势来看,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是在回落的趋势,我觉得这也是刚才朱会长讲的软着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与此对应的就是费用率的大幅的上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都在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正好就是刚才陈淮教授讲的,怎么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整合,识别那么多房地产企业,并购、整合、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实际上这个行业确实也是这样,并购、整合非常的活跃,从2013到2014年,整个的数量在陡峭地上升。

  在这个并购整合的过程中,房地产的新格局在隐隐闪现。我们似乎看到这个行业的格局在经过初期百马奔腾之后,基本上在逐步固化。我曾经也逐步地对照了一下不同阶段香港市场上房地产商的数据,最开始的时候,六七十年代,小小的港岛五六千家开发企业,后来慢慢整合到前5大、前10大开发商恨不得占到80%的开发量,而目前这种整合,我的理解,也是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走向新常态的一个必经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的格局大致在形成,市场格局在逐步固化,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在形成,你再向凭空创造一个行业奇迹已经很难了,这个行业格局大致上基本成形。所以以后再让观点评这个行业的前几名很好评,数据差异很大。原来大家差不多,观点愿意给谁就给到谁了,现在你们的回旋余地就大幅的缩减,除非你让陈淮教授出来说,他才有权威、代表性,其他的一般的数据基本上显示差距越来越清晰,梯队越来越清晰。

  前三大开发商的份额,逐年在稳步上升。上市开发商的份额也是稳中趋升,这是在扩大中的力量。

  还有点时间,我再讲一点对中长期的看法。第一个判断,市场结构在大致平衡,我们有很多统计数据,家庭套数比已经过1了,供求大致平衡,房地产行业在洗牌,这个时候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在重构。以前是谁离开发商最近,谁获益最多,从趋势上看,谁离消费者最近,谁的获益最多。这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原理,在供给不足的时候,供给为王。靠近开发端的产业链条,土地、代理销售、传统的纸媒等等获益很大。我的一些朋友在香港做开发商的,或者在海外做开发商的,和在中国做开发商的,他们说中国做开发商不像开发商,老百姓买个房子还要托人,唯一感觉到像开发商的就是2008年房子不好卖的时候,房子有什么问题,客户一投诉,马上带人去处理,那时候像开发商。供求平衡之后,房地产行业的价值链条在重构。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苗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索股完成架设
  2. 2中山购房消费券可用商家名单公布!
  3. 3中山“四纵五横”高速路网渐成型
  4. 4南区首个多宗用地整合改造项目动工
  5. 5中山“四纵五横”高速路网渐成型
  6. 6深江铁路即将全线开工
  7. 7翠亨新区建设自贸区中山联动发展区
  8. 8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1管节完成沉放对接
  9. 9坦洲“智慧停车”新增182个泊位
  10. 10翠亨新区“工改”行动拆除建筑近5万㎡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