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中山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中山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广东推户籍改革:放开部分地级市落户限制 广深难进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中山房掌柜  2015-07-08 11:15:42
[摘要]到2020年,广东将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是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的目标

  到2020年,广东将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这是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的目标。广东省公安厅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一重大户籍制度改革。

  有序放开部分地级市落户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大迁移、大流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广东有流动人口3495万人,其中来自省外2433万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市的流动人口占了全省流动人口的92%。

  对此,《意见》提出,要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管理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均衡化。到2020年,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广东省城镇落户。

  根据《意见》,广东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部分地级市落户限制。逐步调整珠三角部分城市入户政策。例如,在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市合法稳定就业满5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满5年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此外,除广州、深圳市外,放开直系亲属投靠。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毕业生以及经地级以上市相关部门认证的中级技能型人才、特殊专业人才,可在除广州、深圳市外的其他城市落户。

  在广东3495万流动人口中,居住5年以上的达552万,因此,解决流动人口存量问题是该省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对此,《意见》提出,各地要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长期从事一线特殊艰苦行业人员的落户问题。

  对广东来说,外来工大部分都在制造业以及城市服务业,如果他们慢慢走了,对广东的“内伤”很大。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珠三角外来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户籍问题困扰不断。地方政府在此压力下,也有必要通过户籍放开,让外来工融入到本地,有利于缓解用工缺口。

  推进市民化,说到底还是花钱的问题。去年,广东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据测算,广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均成本主要包括一次性成本13.41万元,以及每年公共服务成本6851元。若按2020年实现1300万人落户的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广东需投入超1.7万亿元,这些成本需要国家、省、市、县、企业、个人等各方面共同承担。

  在外来人口市民化方面,广东所肩负的压力可谓相当大。例如,与广东相比,第二经济大省江苏进城务工人员仅1000万左右,其中来自外省的仅400万。此外,江苏人均财力也比广东靠前很多。而广东在扣除计划单列市深圳之后,人均财政支出位居全国倒数第四。

  逆城市化

  对来自贫困地区的外来人口来说,落户城镇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他们自然愿意落户城镇。但对于城市近郊、城中村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而言,在成为城镇户口后,可能要放弃掉在农村的原有权益,因此他们更愿意继续做村民,他们的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很多村庄集体修建工厂出租给外商,至今仍有大量的租金收入,当地村民按照户籍可以按年获取红利。广州天河某城中村的村民钟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村民每年都能从村集体成立的经济发展公司获得分红。此外,在自己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出租出去所收的租金也足够村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好处,在广州的白云、番禺等地区,“居转农”的现象越来越多。许多这些地方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纷纷要求将户口转回原籍。

  也有人是为了其他诉求。来自潮汕的陈先生在广州某大学毕业几年后把户口迁回老家,“我们夫妻两个都不是独生子女,想生二胎的话,在广州实在没办法,放在老家的话就没啥问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苗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索股完成架设
  2. 2中山购房消费券可用商家名单公布!
  3. 3中山“四纵五横”高速路网渐成型
  4. 4南区首个多宗用地整合改造项目动工
  5. 5中山“四纵五横”高速路网渐成型
  6. 6深江铁路即将全线开工
  7. 7翠亨新区建设自贸区中山联动发展区
  8. 8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1管节完成沉放对接
  9. 9坦洲“智慧停车”新增182个泊位
  10. 10翠亨新区“工改”行动拆除建筑近5万㎡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